空间观测“一带一路”文化遗产 活化联通与系统保护的思考
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心源
我所在的单位有着两个名称,分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和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与我的工作有一定的关联。今天从三个部分进行报告:首先是对“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特性及赋存环境,其次是活化新联通,最后是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一、“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特性及赋存环境
丝绸之路涉及沿线地带800多个文化遗产。在时间分布上,我们以一个世纪为间隔进行了详尽的统计。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800多个文化遗产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和积累后,数量逐渐减少,这符合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地方,这些文化遗产的数量出现了起伏变化,这恰恰说明了文化遗产与历史发展的紧密关联性。在文化繁荣时期,会有更多的文化遗产被保存和传承下来。
在空间分布上,可以发现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呈现出不均衡、聚集的态势。从地理分布来看,世界各地的遗产主要来自欧洲,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欧洲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此外,东亚地区也是相对集中的地区。从四大文明的角度来看,因为中国文明能持续保留下来,所以其文化遗产占据较大比重。同时,文化遗产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和军事传播过程中宗教也在发展。在整个文化遗产中宗教领域占比高达64%,其中基督教占据了71%,这充分说明了文化传播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此外,“一带一路”沿线上的文化遗产在修建时使用的材料各不相同。按照木质、土质、石质、土石质、石木质进行分类,其中木质和土石质占到了80%,这表明这些材料在保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保存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即“赋存环境”。这些环境包括地文背景,如高原、山川、河流、湖泊等自然环境;同时也包括人文背景。丝绸之路的本质是商贸之路,即物品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首先出现的是农业生产区,然后与长城、大运河密切相关。
此外,还有四个图层需要关注:一是反映高原山川等特征的DEM图层;二是展现河流、湖泊、运河和绿洲等分布情况的图层;三是体现一些重要节点的图层,比如城镇和码头等;最后是关于农业生产重要部分的图层。中国东亚季风、干旱半干旱区和地中海气候区的不同气候区域产生了不同的农业产品。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生产和生活习惯,进而催生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这是它们内在逻辑关系的重要体现。
实际上,丝绸之路的主路线、细路线、毛细路线不计其数。在此,我主要展示了其中的一些主要路线,已经进行了详细统计。从北面的草原丝绸之路、中间的绿洲丝绸之路,到南方的丝绸之路以及海上的丝绸之路,总共有18万公里。这是首次进行这样的统计,一些较短或较小的路线并未包含在内。希望在座的专家们未来能够进一步丰富这方面的研究。
在环境方面,做了地震危害分析。总体来看,这种灾害较少,火山爆发也相对较少。但在“一带一路”沿线上,人为活动的影响比较大,特别是在世界遗产缓冲区内,这种干扰程度明显比核心区更高。从基于遥感的分析来看,人类文化遗产周边的城市开发强度不断增加,增速也各有不同。这反映出人们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逐渐认识到了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经过千百万年的积累沉淀,丝绸之路所形成的文化遗产已成为全球涉及国家最多、影响力最大的文化遗产。它们以其巨大的空间分布、悠久的时间绵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人类宝贵的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对这些遗产进行活化,形成新联通。
二、“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活化新联通
对于活化新联通问题,需要突出单线段的联通和内涵上的联通两个关键点。关于单线段的联通,就是指这一小段线路之间的联系,要形成整体的面上的联通。另一个目标是希望实现全域的文旅开发,形成全域的开发。在丝绸之路框架上要加强遗产点之间的联系和研究,实现面上的联系。我们将农业生产区、干旱区、稻作生产区、草原皮毛生产区等都纳入文化遗产框架下进行进一步研究。
例如,天山廊道,其中的节点包括世界遗产和非世界遗产,应更深入地研究和了解。在河西走廊这一段,长城和丝绸之路是平行的。在汉朝时期,长城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而建的。如今看丝绸之路和长城似乎是两条独立的路线,但实际上它们是紧密相关的。在瓜—沙段,汉代的长城和唐代的丝绸之路之间形成了这样的关系。因此,可以进一步研究并活化这一区域。
通过研究提出了河—城—路的概念。在河西走廊区域,长城和丝绸之路之间彼此紧密的联系对于今天的长城研究也许会有所帮助。不能把长城当成孤立的,它跟河流以及丝绸之路都有紧密的关系。此外,也可以将新的欧亚大陆桥视为新的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把这块区域划分成六个区进行深入研究。
三、“一带一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要对“一带一路”上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的保护,不能只注重单个点的保护,也不能仅限于线段的保护,而是要在整体上对其进行面上的系统性保护,使其永续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系统的保护,需要从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到新文化遗产保护的转变,从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到其所处赋存环境的保护,再到数字化保护。
“空间考古”是2014年与国家文物局共同讨论的议题。郭华东院士提出了“空间考古”学的概念。经过这些年的系统研究,已经发表了多篇相关文章。“空间考古”学研究的是空间系统分析的主动发现,进行虚拟空间的数字考古。
对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是一个挑战,需要采取立体化的保护措施。以丝绸之路为例,通常将其视为绿洲中的一段路程。然而,绿洲的存在与天山密切相关,天山廊道的冰雪融化及该地区的降雨都影响了绿洲的变化。植被垂直带的变化对绿洲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某些绿洲会消失,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现在的研究需要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进行立体保护,而不仅仅是观察绿洲本身。
我的一位博士生已对整个天山2500公里范围内,基于遥感技术的气候变化影响进行了研究。他绘制了图表来分析从2001年到2018年期间冰川永久积雪的变化以及森林草地的变化等,得出了一个矩阵图。此外,还进行了其他相关的工作,包括丝绸之路时空演变与虚拟重建以及自然文化遗产监测与评估信息服务原型系统的研究。在课题的支持下,HIST为全球的自然文化遗产建立了系统并逐渐丰富其内容以便向公众开放,这个系统既有二维的也有三维的。从系统中可以看出,在历史的长河中,某种文化的扩张在一段时间内会缩减,从而呈现出动态的变化。
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关注世界遗产,还关注另外两个领域:世界地质公园和生物圈。HIST正在研究三大名录遗产,即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世界遗产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为重点进行保护协调融合。HIST构建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全链条遗产治理体系。一是识别主要包括基于遥感“空间考古”的前期探测;二是对自然文化遗产的监测评估;三是进行保护能力建设和科学报告;四是评估灾害防御信息系统;五是管理,基于三维建模、数字建构等进行能力建设和国际交流。
HIST要发展一套科学的方法,创新理念并积极行动,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人工智能的推动下,实现能力建设范围的推广和扩展,希望通过研究,切实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换和利用,为决策制定及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论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