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人们办的所有事都要遵循有序的规律,做不同的事,有不同的规律。规律永远是无声的命令,规律指出了人们工作的路径和方法,违背了规律做事,常常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人们做任何事应当找到“三关三切”的问题,这是规律的基本原则,这是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是成功做事的方法,这也是做事的基本规律。
三关是:关键时期,关键问题,关键决策,针对关键的决策,有三切,即:切和时宜,切实有效,切实可行。出台的政策符合客观实际,不仅有效,而且可行。“三关三切”永远有一个时机的问题,早了不行,晚了不行,“三关三切”用在恰当的时机最重要,恰当的时机能为人们的工作提供最佳的工作条件,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我国有多个项目走出去,这些项目什么时候“走出去”,走到什么地方,“走出去”的方法,应当很好地研究。
任何一个项目,走到任何一个国家,要用“三关三切”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根据“三关三切”找到“三关三切”的方法。
二
要评价这个国家处在一个什么关键的时期,在这一关键的时期有什么关键问题,针对这一关键问题要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三关决定工作的方向和任务,三关决定工作是否在一个关键时期,从而决定项目是不是可以做或不做,或过一段时间再做。总之,做一个项目,如同将馒头送给最饥饿的人、正在饥饿的人,馒头对饥饿的人而言是救命的馒头,此时的馒头才会得到最好的重视,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能真正的体现一个馒头的价值。
大家很清楚,为任何一项事业服务都是是一个体系,要求人们要有体系意识,要研究体系、改革体系、优化体系,充分利用一个体系来为一项事业服务。我国的项目“走出去”,这个体系,有国内的体系和国外的体系,尤其是国外的体系相当复杂,要研究国外的体系,才能更好的调节国内的体系,优化工作体系。
三
大家很清楚,在体系中,永远存在可控的因素和不可控的因素,可控的因素有可能变化为不可控的因素,不可控的因素可以转变成可控的因素,问题的关键是:要研究清楚在一个项目中什么是可控因素,什么是不可控因素,如何利用可控因素,用足用好可控因素,使其在项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要认真分析不可控因素造成的原因,与项目的利害关系,不可控因素是否对项目的核心要素有致命的为损害。世界风云变幻无常,世界上有些国家永远怀有不同的态度看待中国“走出去”的项目,一些国家在项目刚刚开始时“不表现”,当项目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他们会想方设法,千方百计用尽一切手段破坏项目,使我国蒙受重大损失,由此看来,可控与不可控因素,或早来、或迟来、或明来或暗来,总之会以各种不用的方式搞破坏,而且会用各种不同的借口阻止项目的进程。
在项目“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能防御不可控因素给项目带来的损失,应当永远铭记。
在项目“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能控制住不可控因素,并能转化为可控因素是“走出去”成功的基本特征。
在项目“走出去”的过程中,永远有有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的意识,并能阻止、转化、缩小不可控因素,是“走出去”的基本能力。
四
最优化是对人们工作的基本要求,最优化是在当时条件下,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时间最少,从而获得的效果最好。
最优化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理论,最优化是工作的原则,最优化思想要求人们在最优化的观念的指导下,思考项目最优化,思考操作方法的最优化,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的方法最优化,最后达到实效最优化。
最优化要求有联系的各个因素方向,有最优化的结构,有最优化的组合,能形成最优化的工作机制,从而去追求最优化的效果。
最优化的要求工作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最优化,使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细节无限逼近最优化。
最优化的工作的方法是对人们的素质和责任心的检验,更是对人们素质和责任心的要求,也是对人们素质和责任心的培养。
最优化是对工作评价的一种标准,是对人们工作的指导。
五
一种方法的改革能带来多大效益?箱子装东西,可以说人人皆知,也可以用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真正的有心人,有创新精神的人,将箱子标准化、模式化、硬化反复使用,出现了集装箱。集装箱的出现,给全世界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而且改变了全世界的若干个标准,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仅仅是一种方法的改革,这一改革方法有什么科学实验?这一改革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所以正确的方法是改革是成功的典范。
集装箱的出现及其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说明一种方法的改革能给工作带巨大的效益,这就是大力提倡在工作中应该创造性地用好“集装箱方法”的原因。
思维始于方法,创造始于问题,改革始于问题,问题则是人们最好的老师,人们在工作中,要求人们能发现问题,从问题中找到集装箱方法。
六
我国项目“走出去”,项目不同、国别不同,我国的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不同,因此,项目落地的环境不同,条件不同。在若干个不同中,要求人们能够找到“集装箱方法”,去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世界人民做出我国的贡献。
大家很清楚,优势与条件伴生,任何优势都是一定条件下的优势,当支持优势的条件不具备时,优势也不存在。
当人们在分析一个成功的项目之时,必须分析其优势,即支持优势的客观条件。
优秀与条件伴生,介绍的是分析优势的一种方法。
优势与条件伴生,说明优势是有条件的,优势可以转化。
优势与条件伴生,说明优势是可变的,条件是不变的
优秀与条件伴生,要求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时,不能照搬照抄,囫囵吞枣式的学习,这是因为人们可以复制模式,但是永远复制不了环境,不能复制人们的素质,更不能复制国家的政治制度,不能复制国家的政策。
七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的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的开放的格局。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习正平总总书记提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精神是:
1.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2.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要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
3.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开放如同破萤成蝶,
一时阵痛而换来新生。
4.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5.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文明之路,推动各国相互理解,
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阐明”一带一路”的立场。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的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治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中国共产党的党章中明确写道:“坚持正确义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这些就是“一带一路”的中心思想,“一带一路”的本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宣言,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胸怀。
“五路相通共商共建共享”十个字,永远照亮一带一路的锦绣前程。
【作者简介】
王佐书,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