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的提案
来源: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官网 | 作者:参编信息部 | 发布时间:2021-07-15 | 232 次浏览 | 分享到: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稳步推进,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2017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繁荣之路。设施联通是合作发展的基础,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长期以来,工程建设领域的国际标准一向由欧美国家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国际标准编制、承担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标准国际化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主导制定的多项国际标准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所采用,有力提升了我国对国际标准化活动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一、存在问题

1、国际标准话语权依然薄弱,很多核心技术领域缺乏国际标准的支撑。目前由我国提出并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约 580 余项,但在工程建设领域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不足 30 项;中国现承担 ISO/IEC 技术机构秘书处 89 个,但工程建设领域承担秘书处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技术机构只有 1 个。

2、中国标准对外影响力尚显薄弱,外文版国际影响力不强。以海外工程项目为例,目前中国标准主要还局限在中国政府援建、使用中国优惠贷款、中方企业投资或参与投资的项目,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能够采用中国标准的对外项目非常少。

3、中外标准体系存在差异,标准国际兼容性不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多采用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标准体系,政府制定管理技术法规,标准均为自愿采用,由公认的社会团体制定。而我国标准绝大多数为政府制定管理,且大多数是强制性的,与国外国际标准的兼容互通问题较大。


二、政策建议

1、建立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战略。建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协调编制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指导意见等战略指导性文件,并将标准国际化工作纳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工程标准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系,提高我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国际兼容性。

2、健全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推进机制。建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社会各方面,建立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协同推进机制,统筹标准国际化对外渠道等国外资源;深化开展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基础性、综合性、前瞻性、应用性研究,为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改革、建立国际化标准体系提供战略指导和技术支撑;提升中国工程标准外文版翻译工作的系统性、权威性、及时性、有效性;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的标准化互认合作机制;在重点领域、优势领域及新兴领域,积极推进主导制定一批国际标准,提升中国标准话语权和影响力;鼓励并支持专业标准化团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广泛开展民间标准化合作。

3、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保障。建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统筹协调相关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优化完善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保障机制。采取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设立标准国际化专项奖励资金,鼓励、支持我国专家和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培养、吸引和集聚一批既熟悉和掌握国际标准规则,又专业权威、外语熟练的复合型、领军性人才,在制定和修订国际标准、外文版翻译、对外宣传推广、合格评定与认证、国际标准化咨询等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依托或整合行业现行的标准化权威信息平台,搭建具备国际化视角的统一标准信息网站,为中国企业推广应用中国标准、有效掌握中外标准技术内容、技术指标差异性提供“互联网+标准国际化”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