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7日召开的 2023 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首届“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会”期间,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承办的大会分会场“让文物活起来——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活化利用”于当天下午成功举办。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乔云飞,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陈静作为主办方领导出席会议。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祝孔强主持本分会场。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主任 乔云飞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局长 陈静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祝孔强 主持本分会场论坛
会议邀请了多位著名专家,集中诠释如何以数字文化产业为突破,以科技为骨、文化为翼,运用数字技术的力量,让流转千年的文化遗产穿屏而出,用数字科技让文物“活起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积极探索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新模式。
陈名杰:《建设好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分享了“三个同步”“四化方向”的工作理念,重点介绍了北京市海淀区“三山五园”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情况,分别从资源梳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具体的对策三个方面畅谈体会。他相信,经过整治后的“三山五园”在环境、历史文脉梳理、博物馆打造、文化创新业态等方面都将融为一个整体,向世人展示一个整体的西山盛景图。
郭旃:《探讨国际语境中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及对遗产的认知、保存、保护与弘扬》
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会主任委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前副主席郭旃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道路网”为例,分享了关于国际语境对遗产的认知、保存、保护与弘扬的观点。他认为,文化线路对人类文明尤其是多元文明相互交流互鉴带来的特殊贡献在世界遗产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受到高度评价和关注,面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矛盾,信息采集和保存被认为是传承文化遗产的终极方式和手段之一,也是遗产展现体验和弘扬生动有效的路径之一。
潜伟:《无机质文物价值认知关键技术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分享了关于无机质文物的价值认知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他从基础研究、平台搭建、价值阐释等方面论证,在中华文明起源这方面,无机质材料技术、资源与中华文明早期发展息息相关,反映出来的是和当时社会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把这些数据融合起来,对于文明探源工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王心源:《空间观测“一带一路”文化遗产活化联通与系统保护的思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心源从空间分布的角度解读了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状况,他认为这些珍贵的遗产要系统性、立体性地保护,不能单点、线段地进行保护。他希望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支持下,以科学方法和创新理念做好文物保护能力建设。
赵海英:《文化计算赋能文化遗产数字化价值挖掘与活化利用》
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移动媒体与文化计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海英分享了“文化计算”的作用和意义,介绍了架构文化计算的框架,以及挖掘和量化。她认为,文化计算遇到了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她希望这个跨界有更完美的结合,有更大胆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柴秋霞:《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展示与文化传播——以数字艺术特展“雕画汉韵 - 寻找汉梦之旅”》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柴秋霞分享了关于不可移动文物展示方面的研究心得。她认为,展览以艺术的审美体验来吸引观众,不管从专业的角度还是从观众的需求角度来说,通过更加艺术的形式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先人们的精神文化与生存方式,这是当代文化工作者要努力的方向,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的途径。
张宝秀:《数字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以三山五园为例》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以海淀“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景观虚拟在线为例,介绍了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活化利用方面的探索成果。她表示,要解析重构区域内每个文化资源点,系统地分析其文化内涵,从更深层次角度重建,实现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传承利用的多规合一要求,完成对表现形式抽象的活态历史文化的原真性记忆。
参加分会场研讨的部分嘉宾合影留念
分会场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