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因素对我国全球供应链“脱钩断链”风险研究》课题启动会召开
来源: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官网 | 作者:参编信息部 | 发布时间:2025-07-01 | 65 次浏览 | 分享到:


6 月 30 日上午,丝路规划研究中心举行《地缘政治因素对我国全球供应链“脱钩断链”风险研究》课题启动会。该课题旨在系统分析地缘政治冲突对全球供应链在各个方面的影响机制,研判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趋势和特征,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从而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安全、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课题组组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陈元出席会议并讲话。


课题组组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陈元 讲话


陈元认为,当前地缘政治局势加剧了全球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这是全球经济格局的重要变化,也对我国经济安全和产业布局带来了新的挑战。他希望课题组要着眼全局,深入分析地缘政治冲突对供应链各环节的具体影响,系统研判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方向和规律,提出符合中国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同时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领域和环节,注重实证研究,形成有深度、有见解、能落地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掌握主动、赢得战略空间提供智力支持。


课题组副组长、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刘冠峰 主持会议


课题组副组长、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刘颖冰 介绍课题情况


课题组副组长、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颖冰介绍课题基本情况和主体框架。他从开展研究的紧迫性、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和计划研究的核心内容三个方面及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对应策略体系建构向与会专家作了说明。他表示,中心将全力做好课题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课题纲要,充分吸纳专家意见,力争早出成果,早见成效。


课题组首席专家、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 李毅中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张秋俭


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 王江平


中联部原副部长 于洪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蔡进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程卫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 崔卫杰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 栗峥


中国工商银行内审直属分局副局长(正局级) 沈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学院院长 余金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宏观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蔡彤娟


课题组首席专家、十二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指出,地缘政治背景下,我国供应链安全已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课题,课题研究要聚焦重点方向,精准把握核心问题,避免范围过宽、议题分散;同时要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创新资源有机衔接,走融通发展之路。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秋俭提出,课题研究必须紧扣国家战略和政策脉动,确保信息和数据来源权威、真实、可靠,同时要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协作,汇聚多方智慧力量,科学掌握研究节奏和进度,以尽早达成助力政策制定和决策部署的研究目标。全国政协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王江平表示,研究既要立足宏观战略视角,也要深入微观环节剖析,特别是要注重供应链的系统性与协同性;建议针对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关键矿产资源,开展更加深入的专题研究,必要时可以就单一矿种形成专项报告。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指出,研究“脱钩断链”问题,必须坚持客观理性,防止简单意识形态化,做到实事求是、科学研判。他认为,要全面看待我国供应链结构,坚持合作共赢、互利共生,同时增强适应能力,在变化中提升竞争力。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程卫东,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栗峥,中国工商银行内审直属分局副局长(正局级)沈敏,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学院院长余金艳,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委兼宏观研究部主任、研究员蔡彤娟等多位专家,也分别从国际物流通道、供应链韧性、全球规则重塑、区域国别研究、金融风险管控等角度,提出了对课题研究内容、方法、重点方向以及成果转化的具体建议,大家认为该课题研究十分及时,有助于为国家战略决策、区域发展规划以及企业全球布局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


陈元副主席作总结讲话。他指出,研究这项课题,首先要充分认识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风险的本质和可能演变,才能谈如何防范和应对。二是要善于掌握形势、应对形势,在危机中找到机遇,在变化中赢得主动。希望课题组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实际问题,拿出高质量、有前瞻性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在全球供应链变局中掌握主动权、筑牢安全屏障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