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大会嘉宾发言摘登 || 李江
来源: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官网 | 作者:研究联络部 | 发布时间:2023-09-26 | 679 次浏览 | 分享到:

科技赋能头部精品,推动中国文化出海


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江


点众公司作为北京市网络文学内容出版的领军企业,在这几年利用科技改善经营效率,同时提升了在海外的影响力,下面对这几年公司的有益实践经验进行分享。

点众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做一流的数字内容平台,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在2011年到2022年的十年时间里,公司一直在从事网络文学,主要是网络小说。到去年年底的时候,开始进军网络视频领域,制作短剧,这种文化产品形态相对较新。现在人们通过手机观看剧集,每集大约1分钟,一次性提供给用户100集,总时长与一部电影相当,不超过两小时。


这种产品形态在去年到今年的互联网行业中增长最快。目前,点众在网络文学方面主要以付费小说为主,除了月文之外,是中国第二大网络文学企业。在微短剧方面,点众使用小程序和APP来承载内容。一个月大约会推出自己制作的约50部微短剧,一年大约有600部左右。如果只看剧的数量,点众很有可能是全中国推出剧集最多的公司。用户付费观看短视频,收入大约在2000万左右。过去半年内的增长速度非常迅猛,这也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目前,点众在这个领域中是排名第一,而第二名和第三名的收入与我们差不多。

从用户规模来看,目前小说和短剧的用户数量很庞大。光是小说方面,注册用户达到了5.3亿,月活跃用户在2亿左右。就版权储备而言,点众拥有30万册图书版权和与全国300多家合作CP。在业务形态上,除了数字阅读和网络微短剧,还提供有声书和海外传播服务。目前,点众的海外服务覆盖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读书的APP在上个月底正式上线了短剧内容。目前除了英文,还提供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十几种语言。

公司整个价值链体系是用户通过点众的平台进行文字内容和音视频内容的消费。点众与许多供应商合作,作为一个平台,我们接收来自供应商的内容,无论是文字版权、出版物,还是各个制作影视公司制作的剧集都会在平台上发布。同时,公司还与华为等厂商进行深度合作。例如,如果使用华为手机,华为阅读实际上是点众公司与华为联合运营的,整个运营由我们公司承接。

关于点众的海外业务,公司从2019年开始运营,目前海外阅读总点击量已经超过20亿次。在2022年,点众入选了非游戏厂商海外收入榜的第13名,去年海外阅读收入接近1亿美元。在国家文化出口方面,我们为之感到自豪,为我国的文化出口做出了一些贡献。

在文化出海和文化运营过程中,科技在许多方面为点众赋能。从头部内容甄选到AIGC翻译与本土化创作相结合,再到精细化运营,科技带来了许多好处。目前,点众采用的是头部精品模式。所有文化产品在市场投放之初都是未知的,无法确定用户是否会选择。例如,当你在电影院放映一部电影时,你无法知道它会成为票房爆款还是失败。但互联网有一个好处,有一个小而快速、高效地试错机会。每次推出精品书时,点众使用自己的核心算法进行人群查找和匹配,称之为“书找人”。如果找不到目标读者,那就意味着书有问题。一部小说利用大数据智能寻找技术得到的付费收入,可以达到数亿,超过了电影票房,也超过了电视剧的发行收入。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收入呢?因为在出版物和文化产品内容与市场不断磨合的过程中,点众不断尝试、不断试错,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智能标签体系,颠覆了以前的形态。以前大家看电影,进行投放和发行,而点众则通过“书找人”和“短剧找人”的方式进行发行。虽然内容并不是很多,但往往能够试出所谓的爆款和精品,而这些爆款和精品才是经营上带来稳定现金流的关键。

另外一个方面是翻译。刚才提到小说出口已经进行了三年,今年才真正看到有可能会爆发。尽管之前也有几亿的收入,但为什么今年会爆发呢?因为有了AIGC翻译。以前点众也使用机器翻译,但翻译完成后发现无法使用。以前都是找国内的翻译人员,一部小说的翻译周期大约半年,费用平均在十万左右,比版权费还要贵。这也导致了中国文化出口在这方面的成本很高。今年公司使用AIGC来翻译。用自己拥有的30万册小说进行训练,并进行调优,基本上可以使用AIGC的翻译直接提供给海外的二创校对作者。以前无法直接给他们使用,因为需要找懂中文和当地语言的人进行翻译,但现在不再需要了。先用机器进行翻译,基本上能够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吻合度,然后再进行本地化的二次创作。这样可以节约大约80%的时间,也就是说,精品书籍的翻译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而且费用的节约也在80%左右。这就是AIGC带来的效率提升。

另外,关于“书找人”和“剧找人”的问题,大众之所以不知道点众的书和剧,是因为公司分散了很多终端和应用小程序,承载的产品非常丰富,并没有统一品牌。点众是用群狼的方式,不容易沉淀沉积客户,不容易做品牌。但是没关系,点众就用“书找人”的方式直接在信息流上投放广告,找到合适的人群包,就让用户遇到他喜欢的书为之付费。这几年运营下来发现用这种方式的盈利能力超过了传统的做一个APP大家看到这本书的模式。这种方式半年爆发了,提供传统在线阅读的厂家和点众半年的利润相比差了好几倍。这就是不断试错的方式,用用户画像和内容画像匹配,以这样的方式做。

还有微短剧,它的制作成本非常低。一部微短剧100集,去年因为是疫情,大家找工作都不容易,点众找外拍的,100集制作成本只要5万人民币。大家知道以前爱奇艺的剧,很短的剧也要三五百万。现在大概30到50万左右,点众有比较高的产能,成本比较低,这样的话试错成本也比较低。在进行分发时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广告的制作量非常大,包括广告试错。比如《打工皇帝》,讲一个小人物逆袭,可能要拍10条广告去试哪一条能让用户点击进来。“书找人”的时候也有一个试错过程,非常损耗广告的内容制作。点众在小说里一年有三千万广告制作投入,投放大概30亿左右的信息流广告去找用户。广告制作成本有三千万左右,一百多编辑人员。现在用AIGC技术以后,最近也是跟互联网的大厂合作,试图把成本降低到一半以上。另外点众也做了一些测试,比如有没有可能用AIGC直接写小说,那一下版权成本会低很多。我们试了三个月时间,好消息是写出来的能看,坏消息是用户不会付费,因为不足够精彩。比你在网站看到的小说还好一些,但是不会付费,免费看看行,不精彩。要出真正的爆款,AIGC在文本上用过百度、阿里,没用过讯飞的,下次可以试一下。GPT3.5点众也部署了,感觉2万字以内,基本可以达到一般的写手水平,但无法爆款,要出精品还需要人参与制作。现在点众也好,掌阅、阅文也好,作品开放给作家,他们到里面写细节可以把情绪带进去。这个能不能跨过去还不知道,还在探索中。如果把人类思想情绪也能用GPT表达,这个文化产品,不管是文字还是视频都会迅速产生巨大的产能,目前还是有些问题。

点众在内容平台上为大家提供优质内容,利用科技的方式解决营销问题,同时提高生产力。此外,微短剧具有很强的带入感。最近点众尝试使用换脸功能,已经在一些剧目上实现。VIP会员可以将自己的脸替换成男主角和女主角,增加互动性。这看似是一个小改进,但实际上为用户带来了更强烈的代入感,创造了新的可能性。人们观看电影时,总觉得自己就是男主角,要去拯救女主角。这种交互式梦想的实现目前尚未完全实现,仅在实验室进行了一些能力测试。点众希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为文化产业创造新的业态,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论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