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和各领域的合作要重视“差异化”的特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制度文化、发展诉求差异较大,因此基于深度调研的“一国一策”“一项(目)一议”对于项目落地实施极其重要。
一、现状与问题
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在过去30年内得以快速发展,尤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商事活动越来越广泛。2019年,仅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565.3亿美元。截至2019年底,累计签订合同额998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556亿美元。
一方面成绩亮眼,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总体增长疲软、一些项目工期拖延、甚至严重亏损的情况,建成后的设施运营绩效没有完全达到预期。
据我们近期对我国30多家大型国际工程承包商的60多名专家的调研,专家的一个重要共识是:出现这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外工程承包行业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供应链,而与对外承包业配套的我国工程咨询业“走出去”力度太小,不能对我国的对外工程承包业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配套支撑。
受访的专家认为,只有我国工程咨询业“走出去”,才能更多更好地参与东道国项目前期规划,为下游的对外承包业提供便利条件和竞争优势;才能有力支撑我国对外承包业在项目执行阶段顺利进行以及更好地实现竣工后实现运营绩效;同时也能彰显我国工程技术与管理的高水平显示度,为工程建设涉及的装备制造等“走出去”提供便利条件。
我国相关部委也注意到这一问题,如2019年商务部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加快工程咨询业“走出去”的具体措施仍需要给出具体指导意见。
一带一路”建设和各领域的合作要重视“差异化”的特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制度文化、发展诉求差异较大,因此基于深度调研的“一国一策”“一项(目)一议”对于项目落地实施极其重要。
二、原因分析
1.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界重视对外工程承包,工程咨询“走出去”意识淡薄。西方国家长期对国际咨询行业的垄断,也加大了我们进入这一高端行业的畏难情绪。
2. 我国的工程技术标准与设备制造标准与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标准接轨不充分,总体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薄弱。
3. 工程咨询属于高端行业,门槛高,需要的专业人才素养高,不但懂技术、管理、经济,而且还要有国际视野与高水平的外语沟通能力,虽然我国工程技术与管理人员基数大,但具备这一业务素养的高端人才数量太少。
三、对策建议
1.建议由我国主管部门商务部联合住建部、发改委、教育部、国资委等部委系统研究,协同行动。从国家层面,对制约条件展开深入研究(例如:如何快速实现我国工程技术标准国际化对接),指导企业制定实现路径和具体措施。
2.有针对性地对我国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设计院、工程公司等从事工程咨询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对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工作作为评价企业绩效的一个指标。
3.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工程咨询公司在中国境内与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4.举办高端国际工程咨询培训班,有针对性的选拔基础好有家国情怀的中青年骨干重点培养。
5.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和国家,并购相关的工程咨询公司,但在这一工作中采用务实态度,提高合规经营意识,多做少说,避免给国外敌对势力的恶意攻击的口实。
【作者简介】
张水波,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