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兴保:双循环格局下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来源: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官网 | 作者:参编信息部 | 发布时间:2021-04-10 | 252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年,受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企业面临很大的经营困难,社会许多方面对未来的预期都有所下降。在此情况下,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虽然交流议论活跃,但是投资者观望,经营不确定性增大。一方面,银行等供给主体资产包价格仍然居高不下,资产收购的成本和风险较大;另一方面社会最终消费拉力不足,导致资产处置变现难度加大。对此,很多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对行业前景持观望态度。

令人振奋的是,今年十月,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建议。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远务实地擘画我国“十四五”时期和 2035 年经济社会远景发展蓝图,要求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这就在顶层设计和宏观政策导向上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乃至整个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有效发挥跨周期调节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不良资产主业,专业高效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畅通国民经济多层次良性循环,在面对挑战中提供了新的难得的机遇。

首先,双循环格局要求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各个环节进行变革,由此必然带来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经营周期到企业资本结构等全方位循环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与此同时,它也必然要求金融供给服务随之调整与变革。2020 年,我国经济虽然表现出了强劲复苏势头,但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随着风险不断产生和暴露,化解和处置金融风险的机会更多、任务会更加艰巨。金融资产管理行业可以问题企业和风险机构为经营对象,以实质性重组为重要手段,发挥特色优势,聚焦金融风险化解,顺应环境变化,加强业务创新,纾困实体经济,大力疏通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堵点和痛点,帮助疏通国民经济各层次良性循环。

双循环的重点是要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将从更宏大历史维度审视实体制造业,鼓励发展与数字、智能、信息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实体经济”。在此过程中,传统产业逐渐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与新兴服务型、科技型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大量传统落后的产业、企业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困境,这些产业、企业将为不良资产市场提供资产来源,为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提供更多投资和处置机会。

其次,金融监管政策的调整、完善和从严,有利于不良资产供给主体及时供给,更有利于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聚焦主业、有序竞争。中央文件强调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制化水平,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理、问责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互联网金融兴起阶段,有的创新主体抓住空隙以拥抱监管的方式迅猛发展,带动野蛮生长乃至后期纷纷暴雷。监管主管部门吸取教训,强调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理、问责制度体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强调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用经济发展的增量消解风险,用规范的方式应对风险,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基础上有序处置风险,坚持金融创新与加强监管并重。以上金融监管政策的变化,都预示金融行业监管将进一步收紧,之前投放的过量流动性引发的潜在不良资产将会逐步进入市场化解,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金融平台都在进一步清理对金融体系带来风险的不良资产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扩大不良资产的市场规模,给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带来更多新的业务。

其三,根据近 20 多年来本人从事不良资产管理经营和研究的经历来看,宏观经济由下行转为上行且持续向上增长的时期,不良资产交易趋向活跃,机会增多。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当初设计只存续 10 年,为什么后来越做越大、越强,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因为上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危机后,银行等金融机构当时先后两次剥离出巨额不良资产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这些资产的相当部分后来大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大幅增值。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动能转换已经进行好几年,增长潜能开始加大释放,2020 年一季度经济负增长超过百分之六,此后逐步增长,估计全年会增长百分之三左右,资产管理行业又面临大好时机。

因此,我们从事不良资产管理的同仁,要正确研判和把握大势,树立信心,抓住机会,创造佳绩。一是心不要浮躁,要专注主业,按照公司成立时的初衷和工商部门注册的范围合规经营,踏实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创新要面向实体经济,不能层层叠加或嵌套一些模式或产品,走上脱实向虚的投机取巧之路。二是服从国家有关双循环的战略布局,坚持系统思维和全产业链经营的思路。不良资产的评估、交易、管理、处置构成产业链,其中处置环节是关键也是难点。现在许多从业机构和人员重收购、轻处置,收购不良资产后等待价格上涨而赚价格差,几经辗转,形成击鼓传花游戏,最后一棒者成为风险机构。要克服这种弊病,加强处置能力建设。没有处置能力的机构要委托处置。过去一些外资机构收购我们的不良资产后迅速挖出重点项目精耕细作,尽量培养债务企业上市,其余资产及时委托处置,即使亏损了,他们想办法从汇率市场上把握人民币升值的机会而补回来。三是全行业加强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现在,不良资产经营主体多元化,其体制有差别,规模有大小,实力有强弱,从业时间有先后。全行业应避免恶性竞争,加强相互交流,诚实守信,行稳致远,共创不良资产经营管理行业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者简介】

梅兴保,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理事,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